黛西札记/玉良的画\李 梦

新闻焦点 2025-09-14 20:03:44 42428

  图:潘玉良回顾展正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展出。黛\作者摄

  上周出差北京,西札周末抽空去鲁迅博物馆参观,记玉朝华夕秀网正巧,画李遇见知名女画家潘玉良(一八九五至一九七七)的黛纪念展。

  鲁迅博物馆坐落在西城区阜成门内一条胡同,西札上世纪二十年代中,记玉鲁迅曾在此地一座小四合院里生活了两年,画李并写下《华盖集》《朝花夕拾》中不少名篇。黛我们到访正是西札暑假,研学者众,记玉不少都是画李慕名来看鲁迅笔下院中一左一右的两棵枣树。当日爽朗无云,黛枣树兀自在后院壮硕生长,西札不过更让我们欣喜的记玉朝华夕秀网是见到院前两株白丁香,为鲁迅手植,细看时间,已是整整一百年前了。

  鲁迅博物馆与安徽博物馆合作举办潘玉良纪念展,或许因为这两位近代中国传奇人物在性格上不乏相似之处:不合群,不从众,格格不入世俗。潘玉良年少失去双亲,惨被好赌的舅舅卖去青楼,后幸遇芜湖盐督潘赞化赎身,得以进入上海美术学校习画,其后更有机会留学巴黎。闯入巴黎的潘玉良,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来,亲见印象派、野兽派技法,愈发拓扩其视野。她开始用饱满浓烈的色彩描画生活,画静物,画动物,画裸体,率性自在。

  今次回顾展为纪念这位传奇女画家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分别在博物馆内“前哨”和“引玉”两个厅展出近八十幅不同时期的创作,多为静物和肖像画等,其中“前哨”厅展出油画,“引玉”厅展出彩墨和白描。两个展厅的作品对照来看,尤能见出彼时的女画家在东西两种创作语境之间穿行探索不息的勇气。在我看来,潘玉良并不算极富天分、技巧极纯熟的那类画家,她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原因在于勇气,在于真诚。

  潘玉良留学并定居巴黎的四十多年间,以“三不女士”闻名画坛:不加入外国籍;不恋爱;不与画商合作。这也几乎注定了她后半生的清贫生活。如今在展厅流连,看她画中毫不羞赧的舞女,看她笔下的雏菊、丁香和缤纷色彩的丝巾,再想像她当年如何在异乡漏雨的小阁楼日复一日创作的情景,不得不佩服她的坚毅与自信。不论生活再拮据潦倒,她画中总是明媚生动的模样,从不娇弱,也不自怜。诚如她本人所言:“我的一生,是中国女人为爱和理念争取女人自信的一生。”时至今日,仍铮铮有声。

本文地址:http://panzhihua.jn5208.com/html/02d4809951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雨雨雨雨雨 下周这些地区降雨频繁

自由谈/粤俗蟹信仰\海 龙

文艺中年/《生万物》\轻 羽

红尘记事/接机大堂\慕 秋

“非遗也可以很青春”

友情链接